武漢小學生上“識五谷”實踐課 感受“粒粒皆辛苦”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8-01
挖紅薯、扎稻草人、收割稻子……這不是農家樂,而是武漢小學生的一節(jié)實踐課——“識五谷”。11月7日,武漢紅領巾國際學校的老師們把學生帶到奓山的一家農場上課,教孩子們在田間認識農作物,體驗農事勞作,感受“粒粒皆辛苦”的意義。
一來到紅薯地,看到滿地的紅薯藤,四年級男生劉衡雨發(fā)出驚嘆:“原來紅薯是埋在土里的!”他以前沒想過紅薯是從哪里長出來的,以為和南瓜一樣掛在藤上。記者了解到,這150名學生里,只有十幾名曾經了解過農活,大多數孩子都是第一次走進農田,親眼看到紅薯、稻谷、青菜長在土地里的樣子。
挖過紅薯,坐在田埂上吃過午飯,孩子們還分組扎稻草人、在一畝地大的畫布上作畫、用小鐮刀收割稻子,聽當地農民介紹稻子的種植方法。女生卜嘉怡從稻穗上摘下幾粒稻谷,小心翼翼剝開,露出晶瑩的米粒?!拔覀兺肜锏拿恳活w米飯,都是經歷了播種、生長、收割這個過程”,卜嘉怡說,“參與勞動以后,我才真的知道什么叫‘粒粒皆辛苦’,以后我不能浪費糧食了?!?/p>
該校副校長華維介紹,在來農場之前,學校的科學老師給學生們上過一節(jié)課,專門教同學認識了一些基本的農作物,如水稻、麥子、油菜、高粱,介紹這些農作物的生長特性。孩子們通過這節(jié)課,知道了爆米花、面包是用什么做成的。為了讓他們的了解更加深入,學校帶孩子們來到農場。這周,每個孩子還要完成一份家庭作業(yè):去超市或菜市場了解農作物的價格,并且用思維導圖或PPT的方式*出一份《一粒飯的旅途》。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城市里出生、成長,脫離了土地和自然,五谷不分,也與農耕文化逐漸疏遠。”華維說,帶孩子們來田間地頭上課,就是用浸潤式的學習方法,讓下一代人不忘文明的起點,不忘勞動傳統(tǒng)。他認為,孩子們不僅應該知道數理化,還應該知道糧食是怎么來的,學會珍惜和感恩。
以上就是好上學為大家?guī)淼奈錆h小學生上“識五谷”實踐課 感受“粒粒皆辛苦”,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標簽:武漢小學生上“識五谷”實踐課??感受“粒粒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