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到底有沒有用?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7-21
而如今這一代,也就是2013年正處于25~32歲的年輕人中,這個百分比成了62%。兩種學歷之間的收入差,正在越拉越大。
專注教育中小學*個性化輔導 教育培訓高端品牌
1979年,高中學歷者收入,是大學學歷者的77%。而如今這一代,也就是2013年正處于25~32歲的年輕人中,這個百分比成了62%。兩種學歷之間的收入差,正在越拉越大。
人們習慣于將“沒讀書的大老板”和“高學歷的小職員”相比較,以論證”讀書無用論“的有道理,卻忽略了時代的變遷和成功要素的變化。美國聯邦儲蓄銀行經濟學家們,將人們讀大學的成本,與大學畢業(yè)后直到65歲退休的收入進行了核算,得出本科學歷的平均回報率在14~15%,比一般銀行儲蓄率的6%還要高出一倍多。
讀完大學,一般可以分為這樣幾種人。
一,手里拿個錘子的人,學到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并能運用之。
二,手里拿著可以變化的錘子的人,不僅學到知識和技能,還學到了方法和創(chuàng)新,舉一反三,改變局面。
三,手里拿著點石成金的錘子的人,能夠智慧地看待這個世界和社會,可以用錘子敲開另一扇窗,豁然開朗。這樣的人有更多的擔當精神,能助人自助,能心系更多。
無論如何,拿起錘子時是有勇氣的,錘下去之后是可以創(chuàng)造價值的。
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專業(yè)知識更迭也快得驚人。光靠大學里所學的知識并非長久之計。20世紀,機器漸漸取代了人力;21世紀,軟件可能會取代我們的大腦。AlphaGO戰(zhàn)勝了韓國圍棋選手李世石,Master戰(zhàn)勝了聶衛(wèi)平,技術革新總能給我們帶來很多震撼和驚訝,但這就是社會變遷現實。
領英發(fā)布的《2016全球人力資本報告》中指出:到2020年,全球將會有700萬個工作崗位消失,包括一些基礎白領和藍領技工等;另一方面,計算機、數學、建筑等領域能夠創(chuàng)造20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因此這中間將會產生500萬個工作缺口。我們目前視為核心的技能,有超過1/3到2020年都將改變。
所以,大學里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僅僅是一個人了解專業(yè)領域的入口和基礎,而適應社會發(fā)展和技術革新做出改變、快速自學才是王道,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好的大學不僅能夠提供學生各種知識,培養(yǎng)全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科學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鼓勵他們不盲從權威,對任何事情都能夠理性做出自己的判斷。
易中天說,大學時用來蒸桑拿的,你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大學熏陶。我想,這樣的熏陶就是讓自己擁有大學精神——責任、批判和創(chuàng)造。
想想,你是拿什么錘子的人?
從大學離開,建議要帶走和大學的臍帶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大學精神,永遠要有批判精神,永遠要有創(chuàng)造精神,永遠要有責任精神。永遠對現狀不滿足,永遠想改造世界,也永遠擁抱世界上的美好。
一個人如何在大學里利用各種資源去修煉自己。大學里讓自己成長最重要的三種路徑無外乎:讀書、閱人、實踐。
讀書是投入成本最低的事情。書可以說是讓人打開世界的一扇窗,寫書的人都是將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對生命的認識、對科學的認識等呈現給大家,就算你沒有經歷過,都能給你帶來知識和感悟。
閱人,就是向優(yōu)秀的人學習。古有“孟母三遷”,這就說明了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茖W研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狈e極的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產生良好的影響,激發(fā)人的內在潛能,發(fā)揮人的超常水平,使人進取,催人奮進。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實踐,能力提升之道。沒有行動,就是“紙上談兵”。大學里實踐的渠道很多,有學生會、社團,社會實踐、志愿服務……
如果你從大學帶走的東西是終身受用的,行李箱里有一把點石成金的錘子。那么你的人生從此不同。
那么,你一定感謝你所讀的大學。
標簽:讀大學到底有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