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上學,職校招生與學歷提升信息網。

分站導航

熱點關注

好上學在線報名

在線咨詢

8:00-22:00

當前位置:

好上學

>

職校資訊

>

留學專業(yè)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校長講學第五講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4-06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校長講學第五講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校長講學第五講

  學天時習之


  以《論語》實踐中國學校教育


  第五講:“學”什么?(一)


  天,萬物,大自然。


  這是《中庸》里面一句修身經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道倫常,這是中國學問的目標與內容,也是學習的緣起。“學天”是空泛的嗎?不是,天人合一,學天就是為“學做人”標示方向,“不管職位高低,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都應該向大自然學習。人既然不能離開大自然,就必須要按照大自然的規(guī)律,去找到做人做事的方向?!边@就是學天,學天就是學做人,養(yǎng)育人格之學,教育要帶給學生的學習內容:孝敬父母、悅納社會、師從自然,這就構成了基本的學習內容;除此之外,孔子的學主要的還包括經典之學“述天不作,信天好古,竊比于我老彭?!辈粌H學習大自然,還好古,這里的“古”就是古之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都是孔子所使用的教材。


  “先學做人”就是學天、學經典,經典也由自然而來,所以還是以“學天”來理解比較好。學“天”的什么?張載提出:“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睂W天,不是把天作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客體,而是實現(xiàn)人道與天道、人性與天性的合二為一。學什么就是什么!這是最根本的學習觀,是中國學問發(fā)乎四肢,導于五行的學習觀的再現(xiàn),是把自己交付于學習整個過程的學習觀,這也是中國學生用心學習、用全部的情志投入學習的關鍵與要務,是與西方將自我與世界二分思維所截然不同的,“學天”就是要天人合一,要去理解、認同、實踐“天道”、“人情”。


  先學做人,向天學習,其實是最接近于人的教育觀念,天地之道不是遙不可及的,具體到學生每一天的學習生活中,涉及到每一個學時、環(huán)節(jié)的基本目標。從國家課程標準入手,讓師生的課程理解轉化為課程行動,以國家課程的落地為根本取向,以國學課程的開發(fā)為學校根基,適時開設國際課程,讓所有的教學與學習都從做人開始,以“國家標準、國學特色、國際視野”為指向的兒童“補長訂制”、“關聯(lián)萬物”的課程系統(tǒng)。人人健行君子風格,人人踐行完善人格,這就是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皩W”的內容。


  “關聯(lián)萬物”是指學校課程一體關聯(lián)的基本理念,理解為一生為二,即國家標準和國際視野,二生為三,三即“國家標準,國學根基,國際視野”,以及由此再生發(fā)出“按照美的規(guī)律來塑造(馬克思)的人”,這其實就是對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課程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關懷:


  童年關懷:


  我們需要完整的兒童成長的課程,將國家課程理解并落地,來構建與促進兒童的發(fā)展,讓兒童擁有完整的童年時光;


  成長關懷:


  我們需要學生選擇性的課程,適應學生個性化的選擇與專屬性的發(fā)展需要,這正建立一所促進每一個學生不同成長需要的學校;


  人格關懷:


  我們需要序列化的人格教育課程,立足人格的養(yǎng)育呈現(xiàn)人的道德之美,美德的完善與發(fā)展融入到學生每一天的學習之中;


  社群關懷:


  我們以學校人際文化的構建為契機開拓家國天下一體化的課程,讓學生的家庭歸屬、國家擔當、天下理解在合理的課程體系下共生;


  自然關懷


  我們將以學校為圓心拓展學校課程領域,真正實現(xiàn)天下萬物為我所學為我所用的自然情懷,讓課程成為學生進入自然的鑰匙。


  羅浮山國學院附屬學校的課程體系是我們的學術標志,讓學生需要、教師組織、學校保障渾然一體,面向天地自然成就人?!瓣P聯(lián)萬物”的課程體系努力實現(xiàn)國家標準、國學根基、國際視野的綜合化與一體化,即“七標準關聯(lián)課程”包涵下的“五國學關聯(lián)課程”與“三國際關聯(lián)課程”。


  這一課程體系與《易經》的組合方式一致,由下而上進行排列,具有承前啟后的結構特征,充分彰顯了“先學做人”的中國教育本體與“關聯(lián)萬物”的中國教育智慧,課程結構以“先學做人”為“中”,以“八大課程”為“華”的課程形態(tài),是中國文化的顯現(xiàn)。


  “國家標準”關聯(lián)課程


  一所國學學校所遵循的首先是國家標準,這應當是沒有異議的,不能夠完全、標準地落實當前國家的課程體系就稱不上國學,用《學校品牌管理》王永江主編的話來說:國學一定是在五星紅旗下的學問。我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關鍵在于什么是“國家標準”,國家標準是國家課程以及承載國家課程的課程標準的合稱。落實國家標準不單純是指使用教科書上課,而是指落實國家的課程方案以及承載國家課程方案的各學科的課程標準,至于用什么樣的學習材料來完成這一門學科的標準,則可以依據國家的政策法規(guī),按照學生的發(fā)展目標,結合學校、教師的課程理解,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開設和開發(fā)。這就叫“標準關聯(lián)”的課程體系,是圍繞著國家育人目標而進行的課程設計。


  一是道德·法治學科。


  對應國家《道德法治課程標準》(暫時沒有確定)以及《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將道德教育“學做人”的核心突出出來,以道德教育活動來涵蓋人格化、人性化、人本化的道德教育目標;發(fā)揮法治教育的具體與針對性,進行基本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法治觀念教育,強調家庭觀念、國家情懷、世界視野內的道法一體。以“感性”課程—“知性”課程—“理性”課程—“悟性”課程來做“天人合一”的道德教育,增加法治類的活動、思辨、規(guī)定性課程。本學科道德為學科之本,法治為學生所遵循的必然行為約束,構成中國人的道德學術。


  課程花絮:在道德·法治課堂上,老師讓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科代名詞,學生紛紛選擇:孔子、伏羲、葛洪、岳飛等作為自己的課堂代名,從中讓學生產生趨近圣賢、樂于與英雄相惜的情感,道德教育在其中。


  二是語文·國學學科。


  對應國家《語文課程標準》的落實,國文讀經,選擇《易經》《道德經》《論語》為主線,三年三部經典爛熟于心,滲透《字源識字》《中華成語》《中華字經》內容,以讀帶識字和習字,重點在1-3年級開設;國語以讀帶寫作,通過誦讀“十三經”為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悟道中國學問精髓,進行“詩歌、詞、曲、賦、聯(lián)”的撰寫,拓展西方部分經典文獻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書法水平,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和文學欣賞水平,重點在4-6年級開設。語文·國學課程實施分類推進的策略,多位教師分科共進,熔融一體,構成語文的生命之樹。本學科語文為學科之本,國學為學生所實踐的中國學問與學術體系。


  課程花絮:語文、音樂老師同上語文·國學課,共同承擔誦經老師的職責,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和學生一起背誦《易經》《道德經》《論語》,經典背誦過程中音樂老師的節(jié)奏感和語文老師的普通話使得經文的美、韻律顯現(xiàn)無疑,重要的是減少了學生的背誦難度。


  三是數(shù)學·術理學科。


  對應國家《數(shù)學課程標準》,充分落實數(shù)學學科關于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學習目標,打破“數(shù)”與“形”的單一目標,在國家課程標準的范疇內,創(chuàng)造性地開設“伏羲數(shù)學”“黃帝和隸首數(shù)學”、“堯、舜、禹和倭數(shù)學”等,采取項目啟迪制,從“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勾股定理”、“珠算心算”、“宇宙萬物”、“千古圖式”等角度引入經典教科書,增加數(shù)學閱讀選修課程,增加社會實踐自修課程,讓數(shù)學成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生成的基礎學科。本學科數(shù)學是學科之本,術理為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與數(shù)學實踐模式。


  課程花絮:數(shù)學課從象入手,觀察生活萬物抽象出數(shù)學的基本概念;從數(shù)落地,把數(shù)學的學習用活動展示出來;從理建構,讓數(shù)學課延伸到學生的數(shù)學模型上來?!兑捉洝返男g理邏輯與小學數(shù)學課緊密結合起來。


  四是外語·游藝學科。


  對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等,落實并增加“閑暇外語”“游藝外語”“生活外語”“交流外語”學習時間,真正回歸外語學科的基本語言與交流功能。降低知識性學習要求,增進交互性學習目標,從一年級開設,熟讀會用小學生日常用語900句(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適當拓展),會唱20首(開放性目標)英語歌謠,會背誦50個英語精彩詩歌和語言段子;在教材選擇上回歸到主題式、模塊式、項目式、團簇式整合,采取“外語秀”的形式學習。外語學習增大選擇性,滿足不同外語學習需求學生的需要,逐步開展國際外語課程,適時引入國際認可度較高的IB、AP等課程。本學科外語作為學科本體,游藝作為學生國際游學以及語言交流的工具。


  課程花絮:英語課也是國學課?!是的,小學一年級第一個月學“水”,第二個月學“木”,第三個月學“火”,第四個月學“土”,第五個月學“金”,“五行”英語;還有三年級的心-身-家-國-天下的英語課程排列。


  五是科學·萬物學科。


  落實《科學》國家課程標準的學科實踐內容,增加中華傳統(tǒng)科學、中醫(yī)理論、地方自然、環(huán)保教育等內容。結合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關內容。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納入科學教育,增加養(yǎng)生類,隨季節(jié)、氣候、身體發(fā)育的變化,學習養(yǎng)生、保健、中醫(yī)藥、生理衛(wèi)生等知識。本學科在3-6年級開設,倡導學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鑒于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左腦開發(fā)等的需要,1-2年級開設以“認識萬物”為基本特征的課程,構成科學課程的六年一貫,打破科學課知識性、系統(tǒng)性的約束,讓每一個孩子的大腦綻放科學的思維。本學科科學作為學科之本,萬物作為學生科學行為與中華科學思維的落腳點。


  課程花絮:“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這些中國的科學思維被老師種植出來、養(yǎng)殖出來、制作出來,而且還納入了互聯(lián)網思維,形成了“數(shù)課”模式。


  六是藝術·精神學科。


  對應國家《藝術課程標準》《音樂課程標準》《美術課程標準》綜合落地。音樂課程主要為“國韻”和“音律”,配合學校的三經誦讀來學習;美術課程提升到“美學”的層次來觀照,切入學生美學素養(yǎng)的提升;增加“書法”藝術,提供中國文脈。落實《天人合一》《禮樂傳統(tǒng)》《大象之美》《比德思維》《中和圓融》《氣韻生動》《傳神寫意》《曲線旋律》《海納百川》《盡善盡美》《大珠小珠》等課程。本學科藝術作為學科之本,精神作為這門學科關聯(lián)人類家園與歸屬的價值方式。


  課程花絮:無處不在的音樂、無時無刻的表演、畫出最美的我,所有的藝術形態(tài)都在學生那里的得到落實。


  七是體育·健行學科。


  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必修包括體育、健康、心理、勞動技術教育,落實國家課程標準,這是一個大體育概念。增加傳統(tǒng)體育、民族體育、鄉(xiāng)土體育、時尚體育內容。綜合開設八大類體育課程:體育與游戲一體化,體育與衛(wèi)生一體化,體育與道德一體化,體育與養(yǎng)生一體化,體育與心理健康一體化,體育與日常健身一體化,體育與世界游學一體化,體育與勞動健身一體化;還有健行類的課程總攝,如走進博物館的“館行課程”,走進泰山的“山行課程”,走近珠江的“水行課程”……體育健行于整個自然。本學科選擇體育作為學科之本,健行作為具有過程性與目的性的人生綜合課程。


  課程花絮:去博物館、去羅浮山、去孔廟、去美國、去歐洲,體育老師成為一個學校最有文化的老師,這就是國學學校的體育。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間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c)2025 indiana-autoauc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聯(lián)系我們 | 浙ICP備202301878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