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教師村” 薪火相傳為山區(qū)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3-08-01
河北省平山縣最西部,冀晉交界、太行山深處,坐落著一個小山村。
小山村因群山形似五指彎曲的手掌而得名“卷掌村”。
只有150戶407人的卷掌村,先后走出35名教師,大多長期服務于周邊基層邊遠山區(qū)村鎮(zhèn)的教育一線。
十里八溝的鄉(xiāng)親都知道這個村,親切地稱其為大山里的“教師村”。
站在記者面前的馬彥明衣著利落,言談舉止儒雅沉穩(wěn)。卷掌村走出的35名教師中,他是其中一員。
雖然今年只有38歲,但馬彥明扎根山區(qū)從事教育事業(yè)已經(jīng)17年。他在距卷掌村10公里的下口鎮(zhèn)蒿田小學任校長,同時兼任班主任和數(shù)學、語文教師。2000年,馬彥明初登講臺,獨自一人在距離家近40公里、山溝溝里的偏遠教學點下口鎮(zhèn)瓦岔山麻池村小任教,擔任班主任并教授一至六年級所有課程。
后來撤點并校,馬彥明到蒿田小學任教并成為校長。任職3年里,蒿田小學的教學成績綜合評選接連獲鄉(xiāng)鎮(zhèn)第一。他個人也多次被縣里表彰,成為優(yōu)秀山區(qū)教師代表。
“教育事業(yè),是我心之所依。做教師多年,有一種成就感?!瘪R彥明談起學校的發(fā)展,從內(nèi)心里感激曾給予自己悉心培養(yǎng)的老教師李書亭。
當年,馬彥明考上師范學校的時候有些猶豫不決,是李書亭到家里做通工作,力促他走上了從教之路。
卷掌村地處偏遠,村民大都是從外地搬遷而來,是雜姓村。村里40多個姓氏,李姓算是大姓,有40口人。李書亭在村里德高望重,不僅因為他一直在村里任教,把全部身心獻給了教育事業(yè),還因為在他的影響下,除了在教師崗位上退休的族弟李書聯(lián)外,子侄輩從事教育事業(yè)的還有15人,是村里名副其實的“教育之家”。
每當逢年過節(jié),40口人齊聚一堂,除了熱熱鬧鬧共度佳節(jié)外,交流教學心得、探討教育政策,成為這個大家庭最主要的話題之一。
“走出17名教員,這是我們家族的榮耀?!崩顣だ先藵M臉自豪。
李彥子是李書亭的長子。子承父業(yè),從師范畢業(yè)到如今,他已經(jīng)扎根山區(qū)從事教育工作19年,目前是下口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在他辦公室墻上,一幅上書“怡然自得”的書法作品書寫得蒼勁有力、墨色淋漓。
不同于當年父親教書時“要讓娃娃們識文斷字、知書達理”的觀念,李彥子對教育有了更新的認識和實踐。他覺得教育要給孩子的一生幸福奠基,要讓更多山里娃通過教育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如何充分利用縣教育局提供的現(xiàn)代教育設備,提高山村學校教育質(zhì)量,是他正在琢磨的課題。
走進卷掌村,這里雖然仍屬貧困鄉(xiāng)村之列,但街道整潔,村民臉上多是滿足和幸福的表情;雖然房屋依山而建,錯落不平,建筑形式和所用材質(zhì)也不盡相同,但鄉(xiāng)親們都愿意把“清雅賢居”鑲嵌到自家門楣上。
“薪火相傳,我們?yōu)槟転樯絽^(qū)教育獻一分力量感到自豪?!崩辖處熚簯蚜终f。
“村里出了那么多教師,書香影響了村風,多年來村里沒有出現(xiàn)一件打架斗毆、違法亂紀的事,沒有一個適齡孩子輟學。近10年里,我們村還走出了40名大學生?!本碚拼迥贻p的村主任李玉法喜滋滋地說。
村民梁蘭英的女兒在平山中學上高三,她和丈夫商定,明年高考讓孩子考師范大學,以后當教師。“當老師受人尊重,待遇不錯,我們倆在村里也有面子!”
以上就是好上學為大家?guī)淼拇笊嚼锏摹敖處煷濉?薪火相傳為山區(qū)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